电话

火化时会产生“尸油”吗?会不会被用来加工食品?火化师给出答案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3-09-08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信一些热衷于香港恐怖电影的朋友,在观看电影时,可能会接触到一个名词——“尸油”。作为一种和尸体有关的物质,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再加上恐怖电影的渲染,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尸油”,更多的是则各种负面新闻中,比如说火葬场产生的尸油,在利益的驱使下,被不法商家用于加工食品,被端上餐桌,供我们食用。
 
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尸油”的有关知识吧!
 
 
 
 
一、尸油是什么?哪些情形下会产生尸油?
其实,“尸油”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关于“尸油”的传言。相传在古代的波兰地区,当地土著居民在死亡以后,会以火葬的形式魂归土地。不过,不同于现在的火葬,当时碍于条件限制,其火葬的温度相对较低,并不能达到数千度高温。
 
正因如此,在焚烧一些体型比较肥胖的死者,由于体表脂肪较多,遇到低温焚烧时,其脂肪则会呈现一种油状,并从尸体中溢出。
 
而掌管火葬场的管理人员则会将这种没有焚烧殆尽的“尸油”收集起来,并且加入到食物中,以此增加食物的风味,在推出以后,一时间蔚然成风,广为流传。
 
 
 
 
当时,正值古代中国和古代波兰通商之时,而我国有商人在品尝过这种带有“尸油”的食物以后,甚为赞赏,便满心欢喜地将其带给当时的皇帝品尝。结果皇帝吃过以后,顿时腹痛难忍,不仅惩处了商人,而且还下令销毁了带回的“尸油”,并禁止我国以“尸油”为食。
 
除了低温焚烧以外,尸体自然腐烂也会产生少量“尸油”。人体在死亡以后,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其尸体会不断腐败分解,而体表脂肪在分解以后,会释放一种脂肪酸。脂肪酸会和其他分解产物,比如说氨、硫化物等,相互混合,并且在酸性条件下,不断地发生酸化反应。时间一长,其尸体的脂肪酸,则会变成一种油脂状。
 
 
 
 
从外表来看,看起来就像是一滩泛着淡黄色的腐败血水,而且还带有一种明显腐烂的臭味,实在是不敢恭维。至于古代波兰人,为什么热衷于在食物中添加少量“尸油”,后来的文献中则没有进行相关的记载。
 
那么,进入到现代来说,火葬场产生的尸油,真的会被用于加工食品,端上餐桌吗?接下来,让我们听听火化师的说法吧!
 
二、火葬场产生的尸油,会被用于加工食品,端上餐桌吗?
根据火化师的相关介绍,我们了解到在家属将死者送到殡仪馆以后,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风风光光地离去。通常情况下,先会由专业的入殓师给死者化上一个精致的妆容,而对于一些因为意外事故,导致身体残缺,出现断肢的情况,还会对其进行缝合,或者用其他专业道具进行代替,总之一句话,死者为大!
 
在进行简单的家属告别以后,死者的尸体将会由专业的火化师送去火化。在对尸体进行火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火化的效率,火化师会对正在焚烧过程中的尸体进行翻动,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莫名惊悚。
 
 
 
 
人死正如灯灭,无论是肉体,还是魂灵都在火化炉中归于尘土。不过,话是这么说,对于火化师而言,对尸体进行火化确实有着不少的压力。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多数火葬场已经采用了绿色火化技术,不仅不需要中场对尸体进行翻动,而且焚烧效率相对较高,通常只要半个小时就完成对一具尸体的焚烧。
 
那么,在焚烧尸体以后,产生的“尸油”火葬场会怎样进行处理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其实火葬场并不会产生所谓的“尸油”。众所周知,人体的固态脂肪,在80度高温中就可以不断融化,进而消失殆尽。而火葬场的火化炉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数百度,甚至是上千度高温,别说脂肪了,就是坚硬如铁,也经不住数千度的烘烤。
 
 
 
 
因此,一具尸体在焚烧以后,其体内脂肪早已被高温蒸发干净,并不会残留所谓的“尸油”。而上文中,我们也提到,古代波兰之所以会形成“尸油”,完全和当时的焚烧技术不发达有关系。
 
而且,根据火化师透露,即便第一次焚烧时,尸体没有焚烧干净,火葬场通常还会进行二次焚烧,以保证残留在焚烧壁炉上的“尸油”被焚烧殆尽,不留残余。
 
退一万步说,即便火葬场存有私心,私通不法商家,准备用焚烧尸体,收集“尸油”等方法来谋取不当利益。可是,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种说法简直是漏洞百出。
 
要知道,对于人体而言,其脂肪含量仅有体重的20%左右,而脂肪细胞的含脂量也仅有5%而已。对于一名体重在120斤的普通成年人而言,其体内油脂含量也不过在几斤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送到火葬场的死者大多都是一些因衰老去世的老年人,体型自然比较消瘦,体内的脂肪更是少得可怜。哪怕火葬场加班加点,每天焚烧一二十具尸体,再加上损耗等因素,产出的“尸油”也不过十几斤而已,付出和产量完全不成正比,没有人会为了这点钱,去铤而走险,将焚烧遗留的“尸油”用于加工食品,端上餐桌。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都并不可行。
 
除了实操的难度的较大以外,从法律角度而言,这种炼制“尸油”的方法,也并不可行。那么,如果将火葬场产生的“尸油”端上餐桌,将会构成哪些罪名呢?
 
 
 
 
三、法律观点解读:为何火葬场产生的尸油,不会被端上了餐桌!
如果胆敢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私通火葬场,低温焚烧尸体,炼制“尸油”,用于加工食品,则会构成侮辱尸体的罪名。所谓的侮辱尸体罪,是指以暴露、猥亵、损毁、践踏等方式,直接损害尸体的尊严,或者伤害有关家属感情的行为。一般而言,对于侮辱尸体罪而言,主要针对于已满十六周岁,而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从定义上看,侮辱尸体罪除了直接对尸体进行损毁以外,还包括着以刺激遗属感情的方法对尸体进行不当处理。如果处理方法伤害到了死者亲友的感情,有伤社会风华,则同样会构成侮辱尸体的罪名。
 
而将火葬场焚烧尸体产生的“尸油”,用于加工食品,端上餐桌,会严重伤害死者亲友的感情,自然就会构成侮辱尸体的罪名。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对“火葬场产生的尸油,用于加工食品”的违法行径做出了明确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这种行为。不过,却有一些不法分子,造谣生事,胡乱编造一些“火葬场炼制尸油,用于加工食品”的谣言,导致人们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早在2011年左右,微博上就有人举报在广西贺州的一家螺蛳粉连锁店,为了降低其成本,使用火葬场焚烧尸体时产生的“尸油”,以此来代替其普通食用油,并有详细介绍和生产配图。一经爆出,便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网络上人心惶惶。
 
而当地的监督部门则迅速开展调查,对该螺蛳粉连锁店的生产厂家,以及火葬场展开调查,结果却被证实为一则谣言。
 
 
 
 
除此之外,在更早之前,大约是2009年左右,还有人爆出当时的“周晓玲辣条”也使用了火葬场炼制的“尸油”。消息一经爆出,就没有人敢再购买周晓玲辣条了。而这款当年可以和“卫龙辣条”分庭抗礼的辣条就这样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经过相关部门调查以后,发现原来是不正当竞争导致的一起谣言。
 
 
 
 
从两起案件中来看,其行为人恶意散布火葬场炼制“尸油”,用于加工食品的谣言,不仅对该品牌食品构成了侵权责任,还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应当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而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无论是有意将火葬场产生的“尸油”用于加工食品,还是恶意散播“火葬场炼制尸油,加工食品,端上餐桌”的谣言也会得到杜绝。
 
结语: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火葬场炼制“尸油”,用于加工食品,端上餐桌的说法并不可信。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