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5-04-10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近日,广西桂林市第十二届生态花坛葬安葬仪式在官帽山永久墓园举行,当天258位逝者伴鲜花长眠。
从生态花坛葬到“九·九”公益生态安葬,群众对绿色生态安葬的接受程度逐年提高,在桂林市民政部门一系列倡导、改革和工作推进中,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殡葬新风逐渐形成,群众办理“身后事”也更安心。
从不理解到选择“伴花长眠”
活动当天,官帽山墓园一片庄严肃穆。逝者家属手持鲜花,缓步走向生态葬区鞠躬默哀,献上鲜花送别故去的亲人。参加花坛葬安葬仪式的逝者家属代表表示:“花坛葬节地环保,已故的亲人就像是以另一种生命的形式存在,和自己一同享受阳光雨露。”
市民赵先生一家为父亲选择了花坛葬。他说,父亲去世后,家里人一直想找一个有意义的安葬方式,最初了解到花坛葬时,他们不是很理解,但咨询了殡葬管理部门后,他们了解到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安葬方式。父亲生前热爱自然,喜欢侍弄花草,把家里的花花草草都打理得很好。花坛葬也是伴花长眠,符合父亲的人生观念。
为父亲献上一束鲜花后,赵先生说,父亲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以后身边的每一缕花香都能让自己想起父亲。他也提倡大家一起选择花坛葬等节地环保安葬方式,一起践行绿色殡葬理念。
花坛葬不建坟墓,占地面积仅为0.04平方米,以摆一束鲜花、捧一杯土来寄托哀思,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也表达了亲属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此外,花坛葬节地、生态、环保,既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观念,也符合“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发展规律。市民政部门还向参与花坛葬的逝者家属发放纪念证及奖励金,并免去管理费等费用。
自2014年以来,桂林市已经举办了十二届花坛葬活动。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桂林市每年坚持举办绿色生态安葬公益活动,持续围绕“绿色殡葬”做好文章,进一步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水平,厚植绿色生态环保安葬理念。截至目前,全市生态花坛葬共安葬逝者2258人,发放奖励金146.12万元。
下大力气保障“身后事”
无论是哪种丧葬仪式,“身后事”办理一直都是群众关注的问题。为落实殡葬改革措施,桂林市殡葬管理处推出践行了“12311N”工作方式。具体为落实1个全面公开,即落实殡葬服务“六公开”公示公开制度;2个收费30%下调,力争各个殡仪馆自主定价的殡仪服务和殡葬用品价格均下降30%以上;全市各殡仪馆统一承诺实施3个“一站式”平价服务项目(1200元、1700元、2500元以内项目),供丧属选择;1条40%平价控制线,即确保平价殡葬服务用品种类和数量供给不低于全部用品的40%,且货源充足;1套殡葬管理系统;N个突出问题整改落实。
七星区王女士最近刚为父亲办理了“身后事”,当时,她联系了桂林市殡仪馆,从遗体收殓到最后火化选择骨灰盒,总共花费了3000元出头。王女士说,他们当时选择了一个小告别厅举行告别仪式,如果告别仪式在家里举行,费用还会更低。
王女士的经历是市殡葬管理处“12311N”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一系列工作的推进,桂林市居民为亲属办理“身后事”也更加安心。现在,居民只要打开桂林市殡仪馆微信公众号,就可清楚查看列出的收费标准、殡葬用品费用等信息,方便居民选择。如果按照风俗三天后火化并不举办告别仪式,选择基础的各项服务,从接送到火化,“身后事”办理只需要2320元/人。
桂林市殡葬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完善居民“身后事”政策和服务,同样是推进移风易俗绿色殡葬的重要举措。把殡葬改革惠民政策落实好、帮群众把愿望实现好,不断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才能持续推进殡葬改革,才能推动社会形成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新习俗,培育文明、节俭的殡葬风尚。
以多样形式引导绿色惠民殡葬
殡葬改革除了让群众的“身后事”更安心,更重要的是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自2014年以来,桂林市积极探索生态殡葬改革,除公益花坛葬,还成功打造海葬、“九·九”公益生态安葬等公益品牌,绿色殡葬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随着生态安葬、绿色殡葬理念的深入人心,桂林市不少墓园都推出了生态安葬形式,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在官帽山永久墓园设置有树葬、草坪葬和壁葬等生态葬式服务,墓园对选择节地生态葬的群众都有减免管理费用的优惠。在平乐仙佛源公墓有壁葬形式,如今已经售出大半,并且每年咨询的人数都在增加。凤凰山陵园也有壁葬格位,也有不少群众咨询和选择。
观念的改变也得益于市民政部门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桂林市民政局通过“进社区(街道)、进单位、进公园(广场)、融于新媒体”“三进一融”和“绿色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日活动,持续开展宣传活动,并制作宣传橱窗或展板进社区张贴展示,同时向群众宣传惠民殡葬政策、节地生态葬式,让殡葬改革宣传的影响力日益突出,群众的接受度也逐年提高。
“以前,我们去社区宣传都不好意思,怕人家嫌我们晦气。”市殡葬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但通过大家的努力,群众接受度提高了,现在进社区宣传,很多居民都会主动前来咨询,这正是绿色殡葬、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的缩影。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1133231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9003号 殡葬信息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2015- 2020JiuYiYongSheng Technology All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