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5-10-28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致读者:愿我们彼此照亮——如果您是从业者,愿这里的每一篇文章,成为您手中的烛火,照亮前路的风雨与星光;如果您是普通人,愿这些文字能融化误解的坚冰,让您看见——生命最后的刻度上,有人以专业守护体面,以匠心延续深情,以信仰注解永恒。
上个月,和一个在殡仪馆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聊天。
他说王老师,我快50了,每天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钱。眼看着那些年轻人刚来没几年,就混得比我好。我到底哪里错了?
我看着他,突然想起2002年自己刚入行时的样子。
那时候我也迷茫,也不懂。直到后来我才明白。。。
这个行业里,真正拉开差距的,从来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改变的是什么。
说实话。。。我在殡葬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见过太多人了。
有人干了一辈子,还在最底层挣扎。有人几年就起来了。为什么?
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段位。
老李是我见过最勤快的接运师傅。
每次家属投诉说“你们来得太慢了”,他就加快速度。
投诉说“服务态度不好”,他就更热情。
投诉说“收费不透明”,他就把价目表打印得更大。。。
看起来很努力对吧?
但问题是,投诉永远解决不完。
这个月处理了速度问题,下个月又来了新投诉。
那个家属满意了,新来的又不满意了。
他改变的,只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结果。
就像那个妈妈看到孩子鞋带开了,帮忙系上。系完这次,下次还会开。因为孩子根本就不会系鞋带啊。
在这些年里,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从业者了。
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努力。
小张不一样。
他发现家属总是投诉,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会投诉?
通过观察,他发现。。。
家属投诉“来得慢”,本质原因不是真的慢,而是他们在等待的时候没人安抚,心里慌。
所以小张改了流程,接到电话在派车的同时,电话里先安抚家属,指导家属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至少别在那里一门心思等车,他巴不得下一秒你就出现在面前,他不催你催谁。
家属投诉“态度不好”,本质原因是悲伤中的人特别敏感,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被误解。所以他专门学了哀伤辅导,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就是改原因。看起来还是在解决投诉,但深度完全不一样了。
我在带新员工、在外面做培训的时候,经常讲这个案例。
很多学生听完都“哦”一声,好像懂了。
但是。。。真的懂了吗?
我不确定,因为还有第三层,更重要。
2015年,我遇到过一个高手。
他看到的不是“投诉怎么解决”,而是“为什么会有投诉”这个系统本身。
他说,王老师你看啊。。。
传统殡葬服务,是家属有需求了才来找我们,这时候他们已经很焦虑了。我们接到单子,赶过去,做服务,收钱。这个模式天然就会产生投诉,因为双方信息不对等,家属没选择。
那如果,我们改变这个交易结构呢?
他做了一件事:把服务前置。
在社区做生前规划讲座,让老人和子女提前了解殡葬流程,提前选择服务方式、了解服务流程、知晓各项服务的用时、用人和配套物品,甚至提前付费锁定价格。
这样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家属心里有底,不慌。
同时,给每个客户配一个“家庭顾问”,从生前规划到身后事办理全程陪伴。有任何疑问随时咨询,根本不会等到要投诉的时候。
你看到了吗?他改变的不是某一次投诉的结果,也不是投诉产生的原因,而是整个服务模式。
这就是改模型。当你改变了模型,很多问题自己就消失了。
现在很多殡仪馆、陵园、殡仪公司都在喊缺人。
工资给得也不低啊,为什么年轻人还是不愿意来?
有人说,是因为年轻人怕这个行业。有人说,是因为工作环境不好。
这些都是原因,但。。。
真正的问题是,整个行业的运作模式过时了。
你想啊,传统殡葬行业是怎么运作的?
早上7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中间除了接运、火化、守灵,就是等。
等家属来,等遗体来,等时间到。这种工作方式,对90后、00后有吸引力吗?
没有。
他们要的是什么?是成长空间,是工作的意义感,是能看到未来。
但如果你只是让他们来“改结果”——今天接个运,明天守个灵,后天搬个骨灰盒——他们会觉得这份工作没意思,干不长。
所以。。。
不是年轻人不愿意来殡葬行业,而是现在的殡葬行业,配不上年轻人的期待。
我在硅湖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经常被问:“王老师,我们学这个,将来能干什么?”
我的回答是:看你想改什么。
如果你只想改结果,那你就去当一个普通的接运师傅、火化工,一辈子干体力活。
如果你想改原因,那你可以去钻研服务流程,成为一个优秀的殡仪师。
但如果你想改模型,那你要做的,是重新定义这个行业。
比如,用科技改造传统殡葬流程,让家属通过APP就能完成大部分事务。
比如,开发殡葬后市场,不只是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做全生命周期的陪伴服务。
比如,把殡葬和文化、艺术、心理咨询结合起来,让这个行业不再只是“处理遗体”,而是“抚慰生者”。
当你改变了模型,这个行业就不是原来那个行业了。
说实话。。。
很多人问我,王老师,我现在就是个普通从业者,怎么才能往上走?
我的建议是:先搞清楚你在改什么。
如果你现在还在“改结果”——遇到投诉就道歉,遇到问题就救火——那你要先停下来,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个结果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家属总是嫌你们收费贵。你可以降价,但降了之后呢?还是有人嫌贵。
因为贵不贵,不是价格问题,是信任问题。家属不知道这个钱花得值不值,所以觉得贵。
那你要改的,就不是价格,而是信任。
怎么建立信任?透明化流程,提前告知每一笔费用的用途,甚至让家属参与进来。
这就是从“改结果”到“改原因”的跃迁。
然后。。。
当你能熟练改原因了,再往上一步,就是改模型。
改模型需要什么?需要你跳出具体的事务,站在更高的视角看问题。
我举个例子。
传统陵园卖墓地,是按平方米卖。
客户来了,选地,看风水,谈价格,成交。这个模式没问题,但天花板很明显——地就这么多,卖完就没了。
有个陵园老板是我朋友,他做了一个改变。
他不卖墓地,卖“永久纪念服务”。客户买的不是一块地,而是一整套服务:每年清明有人帮你扫墓、献花,每年忌日有人帮你念经、祭拜,甚至可以定制专属的纪念活动。
你看,他改的是什么?是交易结构。从卖产品变成卖服务,从一次性交易变成持续性订阅。
这就是改模型的威力。
2002年我刚入行的时候,这个行业是真的苦。
那时候没人教你怎么做,全靠自己摸索。很多次我都想过放弃,觉得这行没前途。
但20多年下来,我发现。。。
这个行业不是没前途,而是大部分人用错了方法。
普通从业者改结果,优秀从业者改原因,顶级高手改模型。
你想成为哪一种人,取决于你现在在改什么。
如果你现在还在疲于应付各种投诉、各种问题,那停下来想想:你在改结果,还是在改原因?
如果你已经能看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了,那再想想:有没有可能改变整个模式?
因为只有改变了模型,你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想知道如何在殡葬行业从“改结果”跃迁到“改模型”?我整理了一份《殡葬从业者进阶指南》,里面有具体的方法和案例。加我微信免费送给你。
注:本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相关诉求,请联系 4001133231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2023019003号 殡葬信息网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CopyRight (C)2015- 2020JiuYiYongSheng Technology All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