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现代殡葬服务怎么干?这是【逝者家属需求挖掘清单】一些参考


发布者 :cjt1188 发布时间 : 2025-07-21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注:本清单用于与家属沟通时,系统挖掘逝者故事与情感需求,帮助设计“有温度的定制服务”。沟通时请保持温和语气,避免追问敏感话题,家属不愿回答的问题可跳过。)

一、基础信息(建立沟通信任)

1.逝者姓名:(家属称呼:□ 爷爷/奶奶 □ 爸爸/妈妈 □ 先生/女士 □ 其他

2.逝者年龄:________岁(可补充:“大概和我父母同龄,您说他/她年轻的时候……”拉近距离)

3.家属与逝者的关系:________(例:女儿/女婿/孙辈/好友)

4.仪式时间/地点:计划________(日期)在________(殡仪馆/家中/其他)举办纪念仪式?

二、逝者故事(挖掘“独一无二”的记忆)

(用“回忆感”提问,引导家属分享温暖细节)

1.逝者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例:“吃亏是福”“别担心,有我呢”)

2./她最大的爱好是什么?(例:养月季/听秦腔/下象棋/带孙子)

3.有没有一件他/她特别珍惜的老物件?(例:旧茶杯/军大衣/老照片/孙辈送的手工礼物)

4.最让您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例:“他退休后每天早起给社区扫街,坚持了10年”“她总把好吃的留给我们,自己啃馒头”)

5./她性格里最突出的特点是?(例:乐观/严厉但心软/爱开玩笑/热心肠)

三、情感需求(明确仪式的“核心意义”)

(用“希望感”提问,帮家属理清仪式目标)

1.您希望这场仪式传递给家人/亲友什么?(例:“让孩子记住爷爷的乐观”“告诉大家奶奶一辈子没白活”)

2.有没有特别想让某位亲友(如孙辈/外地赶回来的子女)记住的事?(例:“我儿子小时候是爷爷带大的,想让他知道爷爷有多爱他”)

3.您觉得逝者如果在场,最想看到什么?(例:“他肯定希望大家别太难过,吃顿热乎饭”“她想看到全家团圆”)

四、服务细节(落地定制化需求)

(用“具体感”提问,避免模糊要求)

1.仪式中想加入哪些特别元素?(例:□ 播放秦腔选段 □ 展示老照片墙 □ 放逝者养的月季 □ 其他________)

2.对纪念物品(如骨灰盒、纪念卡)有什么特别要求?(例:“想在骨灰盒上刻他常说的‘吃亏是福’”“纪念卡用他最爱的蓝色”)

3.有没有需要避开的禁忌?(例:“别放哀乐,他生前最讨厌哭哭啼啼”“仪式别太长,奶奶怕麻烦人”)

五、特殊备注(灵活调整服务)

(记录家属临时需求或情绪状态)

1.家属当前最担心的问题:________(例:“怕仪式冷场”“怕孩子哭太厉害”)

2.其他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细节:________(例:“家属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安排座位”“逝者生前信佛,想加一段祈福经文”)

 

《线上案例展示话术模板》(2025版)

(注:本模板适用于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线上场景,用“故事+细节”传递服务温度,引导家属关注。话术需结合具体服务类型调整,避免空洞说教。)

模板1:追思策划服务案例

标题“‘奶奶总说‘别担心,有我呢’——这场仪式,让全家哭着笑了”

正文

上周末接了张女士的单,她红着眼说:“我妈走得突然,可她一辈子最见不得我们哭……”

沟通时,我们用《家属需求挖掘清单》问出了3个细节:

奶奶生前最常说“别担心,有我呢”;

她最爱给孙辈织毛衣,家里还留着半件未完工的;

最盼着全家围坐吃饺子(她包的饺子皮薄馅大)。

仪式当天,我们:

背景板写着“奶奶说:‘别担心,有我呢’”;

展示未完工的毛衣,旁边放了团新毛线(家属说“像她还在织”);

仪式后摆了饺子宴(家属自己包的,奶奶的围裙搭在椅背上)。

结束时,张女士抹着眼泪说:“我妈要是看见,肯定拍着手说‘好,这才对嘛’。”

钩子

想让家属记住“这不是一场‘葬礼’,而是‘和逝者的最后一次温暖对话’”?关注我,回复“追思策划”领《家属需求挖掘清单》,教你挖出这些“能打动人的细节”~

模板2:骨灰盒定制服务案例

标题“刻了12个字的骨灰盒:这单,我赚的不是钱是‘信任’”

正文

上周,李先生拿着张老照片来找我:“我爸生前是铁路工人,干了40年。能在骨灰盒上刻点和火车有关的吗?”

翻着《家属需求挖掘清单》深聊,发现:

爸爸最骄傲的是参与过“京九铁路”建设;

退休后总说“火车跑起来,日子就有盼头”;

孙辈小时候,他总用火车玩具哄孩子(“呜~火车来接宝宝啦”)。

最后,我们在骨灰盒侧面刻了12个字:“铁路老匠,火车有盼,孙辈常念”。

李先生拿到盒子时,摸着刻字说:“我爸要是知道,肯定拍着我肩膀说‘小子,算你懂我’。”

钩子

家属要的不是“一个盒子”,是“能装下逝者故事的容器”。关注我,回复“骨灰盒定制”领《家属故事挖掘指南》,教你用3个问题问出“能打动人的故事”~

模板3:灵堂布置服务案例

标题“凌晨5点去花市:这单,我用200支月季‘复活’了她的爱好”

正文

王女士凌晨2点发消息:“我妈最爱月季,可现在7月,花市还有吗?”

翻需求清单才知道:

阿姨退休后每天侍弄月季,家里阳台种了20盆;

最得意的是“粉龙沙宝石”(粉色大花,花期短);

常说“月季开了,春天就没走”。

凌晨5点跑了3个花市,终于找到100支粉龙沙、100支其他粉色月季。灵堂布置成“小花园”:

主背景用粉龙沙搭成拱门(阿姨的花盆摆在旁边);

两侧放家属拍的“阿姨和月季”老照片;

仪式结束后,家属每人拿一支月季(“妈把春天分给我们了”)。

王女士说:“我妈要是看见,肯定说‘这孩子,折腾啥呢’,但眼里肯定泛着光。”

钩子

家属要的不是“白菊+百合”,是“能看见逝者爱好的仪式”。关注我,回复“灵堂布置”领《季节花材推荐表》,教你用“逝者的爱好”让灵堂“活起来”~

使用提示

线上案例展示时,搭配1-2张现场图(模糊家属面部)+1段短文字(突出“家属需求-服务细节-情感反馈”),更容易引发共鸣。记得在评论区回复家属提问,传递“懂你”的温度~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