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资讯 |

打通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通道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量:人次

仝 伟

近年来,我国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层次和能力水平得到了提升,为推动殡葬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但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仍不够健全。特别是自殡葬类六个职业的技能鉴定取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考试一直尚未开展。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从我国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现状、问题探析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期望打通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提升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现状

2007年,民政领域开启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负责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机构是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截至2016年底,这一机构为社会培养了18万人次的民政技能人才,其中殡葬类技能人才仅2万余人。2017年,国家人社部门出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未列入清单的职业不再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民政部门涉及的殡葬类六个职业(殡仪服务员、遗体接运工、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遗体火化工、墓地管理员)和养老护理员未列入该清单,后续无法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2017年之后,国家执行“放管服”,一些职业从鉴定开始转型为等级认定,对于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国家比较重视,转型较顺利,而殡葬类职业却无人问津。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对于考取证书的需求较大。目前,部分省市启动了此项工作,比如上海、云南、辽宁等地,但是难以满足全国大多数地区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问题探析

目前,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通道不畅,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职业等级认定制度不完善。2017年,殡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停止,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职业资格由“鉴定”转为“认定”,转由非政府部门承接。因政策转型等因素,配套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是全国性认定机构认定范围狭窄。民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由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而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由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承担。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是由民政部为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于2021年5月获批成为全国性培训评价机构,认定职业包括孤残儿童护理员、假肢装配工和矫形器装配工。殡葬行业的各个主要职业虽已纳入全国性培训评价机构的认定范围,但尚未开展工作。

三是对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重视度不够。殡葬行业影响力较低,在职业体系中,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往往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与管理人才相比,在工作环境、薪资水平、晋升通道等方面存在差距。

对策建议

一是提升重视程度。民政部门应更加重视对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各地的考评站也需要承担起其主要职责,为殡葬领域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优良的认定环境。

二是启动等级认定工作。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作为首批部门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之一,承担着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目前可开展认定的职业为8个。建议尽快建立殡葬职业考评站,启动殡葬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并通过构建评价质量督导指标体系等措施,规范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三是营造行业影响力。殡葬技能人才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部门应该大力宣传这支队伍的重要性,提升行业影响力。与此同时,强化激励保障,完善津贴补贴制度,加大人才激励表彰力度,既用事业引才育才,也用待遇稳才留才。

(作者单位:民政职业大学

来源:《中国民政》2025年第12期,2025年8月25日,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文完))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